在现代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中,农药与化学品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效率和产量,但也带来了潜在的环境污染、食品安全及健康风险问题。农药残留可能通过食物链富集,威胁人体健康;工业化学品的不当排放则可能破坏生态平衡。因此,农药与化学品检测成为保障公共安全、规范市场秩序的核心环节。这一过程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控,以及工业排放的严格管控,是环境保护、食品安全和贸易合规的重要技术支撑。
农药与化学品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:
1. 农药残留检测:涵盖有机磷类、氨基甲酸酯类、拟除虫菊酯类等常见农药,重点针对果蔬、谷物、茶叶等农产品中的残留量分析;
2. 环境污染物检测:如多环芳烃(PAHs)、多氯联苯(PCBs)、重金属(铅、镉、汞等)在土壤、水体中的分布监测;
3. 工业化学品筛查:包括塑化剂、防腐剂、染料等工业原料的违规使用检测;
4. 新兴污染物追踪:如微塑料、全氟化合物(PFAS)等新型污染物的识别与定量分析。
现代检测技术依据检测对象的性质可分为:
色谱分析技术:气相色谱(GC)、液相色谱(HPLC)搭配不同检测器(如ECD、FID)用于农药残留的高灵敏度分离与定量;
质谱联用技术:GC-MS、LC-MS/MS通过分子量特征实现复杂基质中微量化学物质的精准定性定量;
快速检测方法:酶抑制法、免疫层析试纸条适用于现场初筛,具有操作简便、耗时短的特点;
光谱分析法:原子吸收光谱(AAS)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专攻重金属元素的高通量检测。
全球主要检测标准体系包括:
国际标准:如CAC(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)制定的农药残留限量(MRLs)、ISO环境检测系列标准;
区域法规:欧盟EU 396/2005农药残留法规、REACH化学品管理框架;
国家标准:中国GB 2763-202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、GB/T 14848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;
行业规范:针对特定行业(如食品加工、纺织印染)的化学品使用限制标准,如GB 18401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。
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样品采集、前处理、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(QA/QC)等标准化流程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、可比性和法律效力。